即便風起,也要努力活下去
風起
Time: 2013
Director: 宮崎駿
Music: 久石讓
從看完這部電影到現在應該也將近半個月了吧?其實很想要看個第二遍再來寫這篇的,但是身為學生經濟拮据呀,更何況我還貢獻了許多金錢在專輯裡......又或者可以等到它DVD出來的時候再讓我的荷包做貢獻......。
吉卜力工作室出產的作品很多都是闔家觀賞老少咸宜,但是偶爾會有點意外,比如說是這一部又或者是很多年以前的螢火蟲之墓,都是意義深遠的片子,但是要讓孩子領略其中的意義卻要等到他們成長為大人。有趣的是,我不知道對孩子們來說,這兩部片他們看得下去嗎?畢竟沒有這麼多奇幻元素,趣味度比較不高,不過我更願意相信孩子們會以他們純真的角度去觀看這部片,進而發掘其中的樂趣(這也許是在長大為人之後不再存在的東西)。
對我來說,風起是一部拍給日本人看的片子,它所傳達的意念可以不認同不喜歡,但無礙我對它喜好,關於我喜歡他的原因可能要上溯到電影的本質探討,電影究竟是商業抑或是藝術?所以某種程度上它對我來說是失敗品,因為它的核心價值其實不是這麼的普世(至少這樣的價值並非人人認同,也許該說是爭議性之大),但是同時也是很成功的,關於宮崎駿本身的突破、跨越,作為宮崎駿的收山之作,我覺得名至實歸!
*毀壞的飛機與二郎:毀壞的飛機其實不像是冷冰冰的機器,其實某種程度上更像是死亡的大鳥。
「風起了,也要努力活下去。」
—保羅・瓦勒里
在這部電影裡更貼近的說法應該是:「即便風起,也要努力活下去。」這句話或許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,關於「活著」的困難與必然,面對生存、夢想、愛情的矛盾(或許在這部片裡說愛情並不正確,因為菜穗子(女主角)的存在並不只是這樣而已),並非選擇一個,而是在一個理念之下必然隱含著另外一個,就像是堀越二郎(男主角)追求飛機,期望製造出更好的飛機,這是屬於他的夢想,也同時是他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,菜穗子的存在不僅僅是二郎的愛情,更同時代表著二郎的自私,自私地去追求夢想,面對一個人的等待,二郎選擇的是繼續往前走,也是因為菜穗子,所以凸顯了二郎人性的一面,若是抽掉菜穗子這個角色的話,二郎可能就不是那麼接近我們「普通人」。
*因為菜穗子的存在,使的二郎更有人情味,而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而已。
關於生存與夢想,二郎建造飛機是為了自己生存與夢想,但是最初的意念卻是不帶任何雜質,試問一個孩子難道會思考說自己的夢想會對世人帶來多大的傷害嗎?夢想的另一面卻是殺戮,這就像是一種sin,大時代下所賦予的原罪,成長後的二郎夾雜在這兩面刃的夢想,矛盾產生了,關於理想(追求飛機)與現實(飛機在戰爭的使用),就像電影中提到的一句話:「飛機是個美麗卻被詛咒的夢想」。
*翱翔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,飛上天空飛上外太空,但也伴隨著死亡、殺戮。
「風」在是這部片的引導者,是起源也是結束,風、天空、飛翔這些符號經常出現在宮崎駿的電影裡,天空之城裡漂浮的城市、風之谷的風、風起的風,以及他們其中的飛行器,這應該算是宮崎駿的夢想吧?關於飛上天空這件事。
最初的風應該是在二郎的夢境裡出現的,帶著他遨遊天際,遇見心目中的偶像—卡普羅尼,二郎開始追逐自我的夢想。
*在二郎的夢裡,卡普羅尼經常問:「風還在吹嗎?」使我們不斷地反思夢想依然還是最初的夢想嗎?
*風也是二郎與菜穗子邂逅的引子,飛走的帽子,乘風而去的傘,搖搖擺擺的紙飛機......等,風為他們帶來幸福的徵兆。
同時,風也帶來災禍的訊號,關東大地震大量火災造成的焚風,在德國街道上感受到刺骨的冷風,妻子離去時的風......。
風在這部片裡扮演了太多的角色,它既是美麗的也是殘酷的,可以開心的也可以是難過的,就像是人生的各種面向,它不全然是美好的,更大一部份的它是哀傷的。
我所想要說的:
1. 火車—火車的出現,是工業時代的象徵,是日本現代化的代表,也宣示著電影的揭幕。電影史中,第一部電影就是法國盧米埃兄弟所拍攝的火車,它象徵著「起源」。
2. 衣服—成人的二郎一直穿著西裝服,然而西服的顏色只有兩種,一種是米色一種是粉色,也許顏色象徵著什麼,但是我不記得了......也許等我重看之後可以再回來補。
3. 分鏡—也許這次是因為題材問題,為了避免過於沈悶,這次的分鏡速度蠻快的,最長五秒以內就會換下一個分鏡,不過我旁邊的大嬸(?)貌似睡著了?其實她閉目休息了。
4. 觀點—這次是用「男性」觀點敘事,吉卜力蠻熱衷於(誤)用女性觀點的方式詮釋,女角一向都俱有堅毅的性格。不過這次回到日本二戰期間,是一部較為成人寫實的作品,對於女角的設定也比較偏向傳統家庭婦女。(沒錯就是「婦女」,因為結婚前的菜穗子是不一樣的!),故事整體是環繞在男性身上。
5. 與其說是這部片在反映大時代,更確切地說,是描寫大時代裡小人物的生活,小人物的追求與生存。建構在二戰期間、關東大地震、結核病......等,這些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時代背景。
*這些身處在時代之中的人們,依舊熱衷於他們的工作,辛辛苦苦、勤奮地,即便時代是這麼的不堪。
當整個時代的人們都追求於未來、進步,宮崎駿卻在他的最終作品回顧了過去,不知道是我的錯覺抑或是正在發生的事,自日本311大地震後,他們更加關注過去、傳統,反思日本的形貌。與其追求未來,何不專注當下?因為未來在當下過了之後就來了呀!
這部電影或許會像螢火蟲之墓一樣,孩子們在當下會記得,在未來會瞭解。